6月17日19時,涇源縣大灣鄉(xiāng)楊嶺村小廣場的平靜被一群學生打破。他們或兩兩聚在一起、或騎著單車……
“他們早早寫完作業(yè)、吃完飯,都在這里等著學唱歌呢。”楊嶺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志偉說。
搬出電子琴、架好話筒、接上電源,授課老師王保明手一揚,一聲高呼:“孩子們,開始唱歌嘍!”七八個孩子從廣場四面八方聚攏到王老師面前。
“春天在哪里呀,春天在哪里?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。”琴聲響起,孩子們歡快地唱了起來,歌聲蕩漾。
王老師要求高:“表情可以再自然一點,唱得高興的時候可以把手拍起來!”王老師指出孩子們演唱中的不足。第二遍時,孩子們的身體隨著節(jié)奏搖擺,眼眸清澈盛滿歡喜。
歡快的歌聲富有磁性。又有四五個孩子從家中跑到廣場,擠進唱歌的隊伍中。兩名幼兒園老師也被歌聲吸引,一名老師自豪地對另一名老師說:“那個小個子男孩是我們班的。”
王保明是寧夏楊嶺旅游資源開發(fā)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主任,從5月開始,他每天利用業(yè)余時間教楊嶺村的孩子唱歌。《歌唱祖國》《紅旗飄飄》……他說,用愛黨、愛國、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溫潤童心,同時也以文化建設賦能鄉(xiāng)村振興。
當天,王保明教孩子們唱一首新歌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。
“唱支山歌給黨聽,我把黨來比母親……”第一次演唱這首歌曲,很多孩子對歌詞不熟悉,但孩子們歌聲純真,眼神真摯,充滿感情。
“你們知道這首歌是唱給誰的嗎?”
“是唱給黨聽的!唱的時候我們都特別自豪!”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。
“你喜歡唱歌嗎?”
五年級的馬琴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,搶過話筒回答:“我非常喜歡唱歌,唱歌讓我快樂。”
教楊嶺村孩子們學唱歌只是一個開始,王保明和王志偉還計劃教孩子們吹口風琴。“教他們的第一首歌曲,一定是國歌。”王志偉說。
其實,在王保明和王志偉心里還蘊藏著一個更大的計劃。孩子們學會唱歌,感染吸引各自家人也加入其中,到時,村里將組建文化團體、開展鄉(xiāng)村特色文化活動,讓楊嶺村每個人都成為鄉(xiāng)村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。(記者 喬素華 見習記者 常寬)